2016年1月24日星期日

诗评

 

阿斐(原名李辉斐,1980年生于江西都昌。1999年第一次发表诗歌,2000年在《下半身》发表作品,为“下半身”诗群最年轻的成员。):

我喜欢春树的诗,我建议你也喜欢。

她的诗歌是从身体内流淌出来的,带着生命的热度,带着血性,与虚伪、深沉、圆滑绝缘。所以读她的诗能让人亢奋,唤回老弱病残已逝的青春,让那些企图逃离躯壳的灵魂无处可逃。

我喜欢她的诗中赤裸裸的虚无。很多人害怕虚无,比如我,所以用承担来掩盖自己对虚无的恐惧。在这样的时代,不正视虚无的人将会在盲目努力的路上死得很惨。春树的诗将会让虚无者找到认同感,找到一个贴心的伴儿,她让虚无变成一件正大光明的事,并且在无形中用虚无去攻击功利主义者、实用主义者,也许还包括现实世界,她让虚无也有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躯体。
我喜欢她的诗中赤裸裸的欲望。她的爱欲、性欲、物欲,打散开来就成了她的一行行诗句。这是一个有梦的女人,有梦而且追梦的女人,她不放弃自己的梦,所以不会掩饰自己的欲望。对一些习惯于凌空虚蹈的所谓诗人而言,他们会用小女孩、下半身、物质主义者等词汇来对她表示不屑,或者不满。多么可笑,孱弱者总是习惯给自己设定一个生命的阴暗面。
我喜欢她的无拘无束的语言。有人喜欢语言炼金术,他们不知道,那正是对语言最大的戕害。有生命力的语言从来不回避多余的字词,内心想要表达什么,就流出什么样的语言,它是原生态的,是人话而非圣语。所以春树可以让字词像珍珠那样串起来,就好像人生用一个个生活细节串成一串,有光泽,可发声,余音连绵。吴元成:她如此鲜活,如此生动,如此通透,其中又包含智慧,苦痛,禅思。

沈浩波:年轻一代最好的诗人,没有之一。春树当得起比她现在所收获的所有赞美都更热烈的赞美。她是汉语诗歌中非常重要的诗人,但这重要性远远没有被真正凸显。

正方的词语——评春树的诗

 

正方的语词

舒洁

 

春树的诗歌是一个不可妥协的世界,这不是固执,这是源自独立性的坚守。如果你承认人的体验具有不可替代性,那么,你就不会轻言另类。

她对《召唤》的描述是冷寂的,那是真实的孤独。人会自囿或被动囿于某一时间中,这时,渴望挣脱就如精神历险,这不可说,但可写,比如诗歌。她的《召唤》带有鲜明回溯的印痕,那个过程,那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图景绳索一样捆绑着什么?她召唤,当她独自离开走到“铁门”之外时,她获得了诗,同时实践了充满奥秘的尝试。

《上午,经过长安街》读来心痛,这样的体验存在共性。春树诗歌的独特性在于,她摒弃修饰,她为故者塑像,借助于精神附丽。她崇尚真实,“好好看看吧”,在诗中,她引用弟弟的话语,这样对父亲说。仅此一句,就将春树还原为为父送行的心碎的女儿——我们说诗歌,还有比心智花朵更可贵的品质吗?

心在路上,不可知的一切也在路上,这是我读《大家都孤独得发狂,我对她说》的直接感受。在资讯发达的今日,我们在无意中丧失了什么?手机和网络基本替代了信札,我们正在失去书写。在这首诗歌中,春树用平静的语气揭示了空间与隔膜:“像曾经每天都经历的/那是17岁时的孤独”。诗意行走的意义不是为了寻求开解,而是渴望复活,归隐心底。

除了这一组,我也读过春树另一些诗歌。我想说,诗歌是宽容的,她在《思维的深度和思想的高度》一诗中所表达的,就是宽容。春树的诗歌有自己的体系,感觉的、语境的、进出自如的体系。她的诗歌指向直接,不循旧路,不失蕴籍,不故作高深,不回避痛楚,不拒绝欢乐,不伪装深沉。她是一个熟读生之本质的人,但其表现波澜不惊。

春树写得好,就该肯定,这不难。《诗刊》的“发现”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栏目,这个栏目的出现,说明了《诗刊》的自觉与慧眼,这是透过平易所体现的权威。我不认识春树,但我愿意在此肯定她的诗歌,因为我在她的诗歌里的确看到了80后诗人特立独行的诗歌气象。特色,不就是不同寻常吗?看她的《该怎么称呼他的名字》,就如在读一个寓言。

春树是孤独的,这几乎成了她这组诗歌中的关键词。没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在诗歌中看到美丽的孤独和绽放,那就是必须尊重的所得。正如春树在《夜幕下的我们》一诗中说:“那应该是座教堂/它必须存在。”我个人认为,继翟永明之后,春树是一位极具承袭物质的诗人,她是那种在洞悉了轮回奥秘后懂得让自己安静下来的人——安静,并不会影响诗之呈现。春树的诗歌从未被逆敏感孤独的心,她的诗歌语言棱角分明,犹如切开橙子看见内里,亦为心之所至,血脉贯通。这,就是我推介春树诗歌的理由。

2013年3月17日,于北京南城。

2016年1月20日星期三

我习惯那些少年时记忆里的东西 中法版

我习惯那些少年时记忆里的东西

我习惯那些少年时记忆里的东西
比如美式口音
比如一些单词
我听到“sweet heart”会心一暖
听到dear就毫无感觉
我习惯那些被嵌进记忆的东西
它们组成了我的回忆
呵,那雾气濛濛的早晨
森林
我和同学们
如蘑菇一样散开
寻找一种特别的草
阳光射在
我前面同学的
裙子上
我已不记得
我们是否
还遇到了
一群高年级
外校的同学
阳光哗啦啦
溪水也哗啦啦

我少年时的记忆
戛然而止

2016年

 

Souvenirs de jeunesse

Je me souviens de ce que je faisais quand j’étais plus jeune
Par exemple, faire semblant de parler anglais
Des mots que j’essaye d’articuler
J’entends «Sweat Heart» et mon cœur se voile
Le mot «Dear» me laisse indifférente

J’ai I’habitude d’une mémoire pleine de ces détails-là
Mes souvenirs
Oh, cette brume de I’aube
La forêt
Moi et mes amis
En ordre dispersé, comme des champignons après la pluie
Nous sommes à la recherche d’une herbe spéciale
Qui se tourne vers le soleil
Je me tiens en face d’eux
Et porte une robe
Je ne m’en souviens plus
Était-ce ce jour-là
Que nous avions rencontré par hasard
Un groupe de lycéens
En pleine sortie scolaire
Le soleil hualala(nous écrase)
Le ruisseau hualala(écrasé)

Et mes souvenirs de jeunesse
Se suspendent, disparaissent

Source:traduction de Nicolas Idier, 2016